由国家医保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2025全国智慧医保大赛已开始接受报名,大赛决赛阶段比赛将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这项国家级专业大赛向国内千行百业发出了“英雄帖”,承诺面向参赛团队提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脱敏医保数据及上海市部分脱敏公共数据。那么,大赛为什么要提供脱敏数据?这些数据的安全怎么保障?
提供安全合规、不涉及个人信息的脱敏数据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强调,2025全国智慧医保大赛提供的部分脱敏数据,是安全合规、不涉及个人信息的脱敏数据,是为了给参赛团队提供真实场景下的“数据实验室”,这些数据资源平时难得接触十分宝贵。
“我们希望,以医保数据安全有序开发利用促进创新生态培育。”黄华波说,医保数据覆盖人群广、维度丰富,与民生保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领域深度融合,开发利用医保数据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他指出,大赛提供长三角三省一市医保脱敏数据,还希望以医保数据合作促进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整合汇聚脱敏后的医保数据供决赛参赛团队使用,是用智慧医保大赛的“新尝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合作的“大发展”。此外,通过组织大赛探索医保数据与各行业数据的融合开发。参赛团队来自多个行业,积极探索跨行业数据在多个高价值领域的赋能,可使医保数据赋能千行百业,形成更广数据应用场景。例如创新药研发、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研发及服务等。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介绍,去年的全国智慧医保大赛在重庆举行,那次大赛在全国各类数据大赛中首开先河,为参赛团队提供了自然人基础数据、法人基础数据、证照基础数据、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医保业务数据、医学影像及诊疗数据等六大类超11亿条匿名化数据,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数据安全。这一创新做法受到众多参赛团队的热烈欢迎。通过这些巨量匿名化数据,验证参赛案例的实际成效,探索医保数据与其它公共数据资源融合应用的可能,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政府智治引入新模式、实践新思路、积累新经验。
筑牢制度、技术、管理三道“防火墙”
作为大赛承办单位之一,上海市数据局对提供上海市部分脱敏公共数据高度重视。上海市数据局副局长翁轶丛表示,上海市会为参赛团队提供部分脱敏公共数据,包括自然人基础数据、法人基础数据、证照基础数据等,为确保这些数据安全可控,将筑牢制度、技术、管理三道“防火墙”。
制度方面,建立赛事全流程用数安全管理规则。“事前”开展用数场景风险评估,为参赛团队提供“最小够用”的数据集;“事中”进行数据链路监测预警,快速发现并及时阻断异常行为;“事后”落实用数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并处置,确保所有的数据开发利用行为能够安全可控。
技术方面,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保障原始数据不出域。充分运用区块链、数据加密、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安全、可靠、可信的赛事数据开发环境,并对可能涉及的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的数据进行脱敏、匿名化处理,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满足参赛选手的开发利用需求。
管理方面,对参赛人员、场地实施分级管控。参赛选手只能在终端必须物理网线接入、安装准入控制软件、用堡垒机访问部署环境等封闭可控的开发环境下,使用核准权限内的数据进行开发。此外,指导有关方面落实7×24小时不间断监测值守,防止互联网访问、移动存储接入、数据下载保存、拍照泄密等情况发生。
确保“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
据了解,本次大赛决赛使用的可信数据空间由浦东新区负责提供,那是一块近3000平方米的封闭场地,可同时容纳200支队伍进场参赛,较往年大赛实现大幅“扩容”。
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说,浦东新区对脱敏数据的使用和管理目标是: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让这个可信数据空间既像“安全保险箱”守护数据安全,又像“创新试验田”助力参赛队伍充分利用数据拿出更有价值成果。
李慧介绍,这个可信数据空间在承载力、通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积极满足今年大赛数据多样化、参赛团队规模有所提升的需求。在封闭场地部署了大量赛事装备和附属设备,基本达到数据可探查可调用、云算资源按需保障。可信数据空间不仅汇聚脱敏医保数据,而且接入上海市部分脱敏公共数据资源,参赛团队可在平台内查看、调用脱敏后数据,进行算法开发、模型训练和结果导出。
她表示,浦东新区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具有优势,这次在大赛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上将按照国家标准,安全汇聚多方数据资源,高效支持参赛团队数据开发,可信管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确保“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同时大的正规配资平台,围绕网络、数据、场所、人员的安全,做好身份核验、区域隔离、操作留痕的相应设计,确保参赛权限多维校验、数据交互可控可溯。
传金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